合理的复习计划是成功最最重要的一点,我在自己的复习对比中就深有体会。我成功上岸前经历了三个阶段:
第一阶段是2017年1月初到2017年2月中,这个阶段之初我刚刚参加国考,最终成绩89,很失落。痛定思痛后下定决心还要再来一年,决心是很足的,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考过,于是就开始着手准备省考了,可是由于没有具体到每天的学习计划,时间一长动力就明显不足。因为看不到自己学习的成果,也看不到未来前行的方向。到了3月初的时候,我找了3套模拟题和1套真题进行练习,发现自己仍然没有长进,原地踏步!!我才明白,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又白学了,各大机构的网络课程看了一遍又一遍,但是当真正做题,一样不会,找不到方向。
第二阶段是2月初到3月中旬,这段时间自己很迷茫,自暴自弃,学习比任何人都努力,但是就是一直得不到提升,只是一味觉得这一定是自己第6次公考失败,甚至有想放弃这次考试的意念了。
第三阶段是从2018年3月中旬到考试前。这是最值得我自豪的日子,作为公考失败多次的loser,我在晚上认识了江考网,志同道合,他从开始就十分有信心。
我把我的经历告诉他,她跟我说的一句话是“公务员考试,用的是巧劲儿,不是狠劲儿”,这句话我记忆犹新,不仅仅是公考,生活中很多事情何尝不是这样呢?
我和她交流,他认真听了我的诉说,分析了我存在的问题,并根据我存在的问题给我提出学习方案。起初我也不太在意,毕竟所有大的培训机构的课程我都上过,依然没有改变,但想着如果我这一次再执行不了的话,就只能回家卖红薯咯。
于是我开始按照江考网给我的方案学习,言语理解 — 申论小题 — 数量关系 — 资料分析 — 申论大题 — 判断推理(常识穿插其中)。4月后我每天早上起来,拿着她做过的真题(就是那个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公考版),跑到租的房子楼顶大声背诵,吵得楼下的老夫妻跑上来拿擀面杖赶我走,哈哈哈,想想还真是令人骄傲。
相对来说,公务员复习备考,是有一些难度的。最基本的要多看申论和行测这两本书,熟悉基本知识点。申论具有策论性,重在提出措施,应将主要篇幅放在措施论证上;申论对知识面的积累和归纳有很高的要求,申论考的是解决问题和分析、归纳总结的能力。申论考试不需要很好的文笔,但是要在很短的时间里总结大段的材料,并针对某种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,这个是公务员必备的素质。
行测考的是考生知识面的广度和解决问题的速度。行测有文科内容也有理科内容,题目大部分都不是特别难,但是难在题量很大。所以阅读速度和记忆很关键,因为时间就是分数,阅读能力不行,你是不可能做完的,分数自然就是大问题。
上岸前辈要告诉你,只要用对方法,进面没那么难。